历史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历史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1] 。 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模式
以综合素质培养为中心的人文科学试验班
人文班特别重视将文、史、哲三科基础打通,以“精读原著、注重基础、培养能力、史论结合、中外贯通、分段培养”为原则,建立起与以前文、史、哲3系既相联系又有很大区别的课程体系;实行多思(启发式教学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多读(要求学生诵读一定数量经典原著)、多练(要求学生平时写读书心得、每年写出学年论文)、多讲(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讨论与讲座)、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五多”教学方法。力图培养出具有比较坚实的马列主义基础理论和人文科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独立研究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文科学人才,为造就新一代马列主义人文科学专家、学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13] 。
强调专业训练的史学基地班
与注重人文科学综合素质培养的人文实验班相区别,史学基地班以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作为基本的专业方向设置课程体系,强调史学的专业训练,包括史学理论与基础知识、史学原著阅读与分析能力、史学论文写作能力、以及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并制订了相应的全程教学计划与管理措施。
所有学生都应掌握基本的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首先要求所有学生在1年级及2年级大部分时间学习历史学最基本的课程,形成较宽的知识面,然后通过引导与课程组选修的办法使学生自己确立深入学习的方向 [13] 。
历史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
1.打破学科壁垒,注重专业融通,搭建历史学专业发展的学科平台。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凭借这一学科优势,整合文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研究力量和优质资源,组建校级二级重点学科“专门史(中国文化史)”与校级特色学科“世界现代化与中国发展”,为历史学专业发展搭建起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平台。
与此同时,着力强调专业之间的融通。以历史学学科知识为基点,实现与旅游管理专业和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之间的交流、贯通,从专业之间的横向拓展上丰富学生专业知识,开阔思维和视野,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依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整合通史与地方史课程,构建地方历史文化特色课程体系。以此充实、更新通史教学内容,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和现实感,提升学生个案研究能力与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多样化需求的能力。
3.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开拓课外活动新途径。实践教学是课堂理论学习的延伸和深化,是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为此可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和管理力度,充分调动和利用校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广建平台,广开渠道,构建起全面、全方位、立体式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4.基于田野调查和课堂讲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手段日益多元化、便捷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因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发展前景
人才需求
历史学类专业属于人文学科,具有基础性强、涉及面宽等特点。历史学主干学科有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有着密切关系,同时也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 [1] 。
考研方向
历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相近考研方向有中国少数民族史、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律(非法学)、学科教学(历史)等 [4] 。
就业方向
历史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业方向有高中教师、事业单位人员、小学教师、大学教师、助理、秘书、文员、公务员、初中教师等 [4] 。